文山開設服裝制作與生產管理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有: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廣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麻栗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等中職學校。
一、文山開設服裝制作與生產管理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一覽表序號 學校名稱 學校地址
1 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小壩路27號
2 廣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蓮城西路93
3 麻栗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麻栗坡縣萊溪二期開發區
二、文山開設服裝制作與生產管理專業的中職學校簡介1、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學校榮譽
2005年12月經省教育廳評估認定為省級示范性職業中學。2003至2005年連續三年被州、縣政府表彰為“教育教學先進集體”;2005年獲“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三等獎”;2006年6月被省扶貧辦認定為
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大門云南省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示范基地。2007年被州政府表彰為“消防安全創建工作示范單位”;2008年被文山州扶貧辦表彰為“勞動力轉移培訓先進示范基地”;2009年被中共文山州委宣傳部、文山州教育局、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隊“2008—2009年百萬民眾學消防活動先進單位”;2009年被馬關縣委、縣政府表彰為“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5月被馬關縣委、縣政府表彰為“職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6月被評為“云南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1]
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送教下鄉
2007年秋季學期國家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資助體系以來,學校緊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有利時機,加大招生宣傳力度,使校本部在校生達到1279人。同時,準確定位縣級農村中職學校服務農村經濟建設基本功能,率先在全省探索“送教下鄉”辦學模式,在4個鄉鎮開辦畜牧獸醫、種植專業,現共設置4個教學點,14個教學班,共招收種養殖專業學生1560人,使在校學生人數共達2839人。采用下派與外聘相結合的形式,解決專業師資問題,課程設置貼近農村實際,既提高了農民文化素質,更增強了農民實用技能與脫貧致富基本能力。經省委、省政府調研組深入調研后,充分肯定這一辦學模式并在全省推廣。
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合作辦學
暢通就業渠道,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需求為目標,馬關職中抓住沿海企業“用工荒”的機遇,迅速與江蘇昆山好孩子集團、福建冠捷電子集團、東莞聯泰集團、佛山東芝家用電器制造(南海)有限公司、深圳比亞迪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搭建合作辦學平臺,成為上述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基地。為學生就業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實現“訂單式”培養目標。
學校充分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靈活應用市場化動作模式,與天安保險公司、馬關縣電機與變壓器修理廠合作,采用企業投資,滿足學生實訓、實習需求的方式成功改造學校原有破舊的汽車修理廠和電機與變壓器修理車間,建成了馬關縣一流的汽修廠和電機與變壓器修理廠各1個。充分滿足汽修、電工兩個專業學生實訓、實習的需要,為學生拓展了技能實踐和就業能力空間。
2、廣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廣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辦學成果
建校以來,開設過農作、經作、牧醫、會計、企管、農機農電、家電修理、汽車駕駛修理、縫紉、體育、師范、幼師、計算機應用等二十五種專業,已畢業十六屆159個教學班,9000多人,為高等院校輸送了1200名合格新生,有近3000多人被有關單位錄用,近4700名到廣東、昆明、深圳等地就業,其余學生回到農村,成為當地科技推廣,農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其中部分學生還被選進各級領導崗位,成為各單位、各部門的骨干力量。近兩年來,學校加大短期培訓力度,進行電子政務、勞動力轉移輸出、清華大學扶貧培訓、下崗職工等技術培訓,每年達2000——3000人次,為縣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服務。
廣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培養人才的目標,經過十余年的探索、發展,已初步形成符合當地實際的辦學思想,這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狠抓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立足當地實際,為縣支柱產業發展服務;在培養“鄉土”人才的同時,盡量多為高等學校輸送合格新生。從一九九九年起,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每年的“三校生”及普通高中升大學考試,上線率均達80%以上。使進入我校的學生“致富有路,就業有門,升學有望”。“讀了初中讀職中,升學就業路路通”成了廣大初中畢業生和家長的心聲。
廣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學校榮譽
學校1990年經驗收認定為合格學校,1993年11月驗收認定為省示范性職業高級中學,2001年1月經省組織專家組驗收認定為省部級重點職業高中,2004年3月經教育部專家組驗收,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在物質文明大步前進的同時,學校精神文明建設連上新臺階,先后被評為省級文明學校、省級文明單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省級綠色學校。
3、麻栗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麻栗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建校介紹
1995年3月縣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縣農職業中學搬遷進縣城”的議案。新校址位于縣城南獅子坡腳下,工程于1996年3月破土動工。新學校的建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縣委、縣人民政府、縣教育局多渠道籌措經費,由國家外交部牽線,香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女士捐獻了200萬人民幣元,省州投資130萬元,上海閘北區教育局捐資40萬元,縣人民政府投資150萬元,學校一期工程于1997年9月竣工。原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琪琛為學校題寫了校名:“龔如心民族職業中學”,現習慣稱為:“麻栗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
麻栗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校址介紹
址新校區竣工前教學點設在距縣城7公里的良種場,97年9月后,正式從臨時校地點搬遷到現址。學校遷入新校之后,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縣教育局的關心幫助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學校的總體發展和建設已初具規模,學校現在擁有占地面積 456畝,其中校園占地66畝,實訓基地390畝。校舍總面積9690平方米,在校生人1467人,20個教學班,擁有可以滿足教學需要的教學儀器設備和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是一個學技術、求知識的理想之地,同時學校還擁有一支由103人組成的專業水平高、教學質量好、重師德、講奉獻的教師隊伍,為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極有力的保障。學校開設的專業有:電子電器、花卉園藝、電工、牧醫、縫紉、計算機運用、汽修、工業與民用建筑、旅游、國土、餐飲等專業。2003年被審定為云南省合格職中、2006年5月被認定為“云南省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示范基地”。
麻栗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教學特色
多年來,學校始終致力于新時期新形勢下辦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通過實踐并結合我校實際,學校總結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辦學路子,即升學教育與就業教育相結合,全日制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在辦學過程中,學校始終立足于質量、穩步發展,用特色創品牌,以品牌求發展。堅持以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專業技能、創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實用人才為目標,立足于社會培養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的技術人才,以市場為導向,面向企業、服務企業、貼近企業,形成以就業促招生、以就業促發展的辦學特色,培養具有理論扎實、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的人才,以適應當前科技迅猛發展和人才激烈競爭的需求,這就是麻栗坡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辦學的執著追求。
宜賓敘州區柳嘉職業技術學校2024年宿舍條件怎么樣常德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有什么專業-常德職業技術學院王牌專業北海職業學院汽車整形技術專業會學習哪些知識新縣千斤職業高級中學有沒有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衡陽中藍航空科技學校航空服務專業介紹石家莊現代經貿中等專業學校_石家莊現代經貿學校昆明市財經商貿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介紹四川省歐亞甘孜中等職業學校2024年怎么樣,好不好